Google搜查列

 
顯示具有 NetWork Protoco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etWork Protoco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反駭客,學習追蹤IP來自那裡

你知道嗎?一般當駭客的,在入侵別人之前,要先知道對方的IP

在你深入了解IP是什麼時,而很多網站都告訴你

IP是一組沒有義意的一組數字,是在網路上的門牌,不需要特別去記他

不用像手機一樣,選一組好背的,因為已經交給DNS去處理了

你只要記得www.yahoo.com就好,不用去記209.131.36.158這一串數字

也許新手會好奇,為什麼我會知道www.yahoo.com就是209.131.36.158

這個我們可以使用ping的功能就可以得知

也許很多人都會使用ping,來測試網路通不通,但你知道基本的ping是帶有很多資訊的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圖
1.的地方是我所下的指令 ping www.yahoo.com
2.的是方是,ping的指令已經幫我去問DNS了,把www.yahoo.com的對應IP問回來,所以我知道IP

3.的地方,是PING這個指令,分別PING了4次遠端的IP,這4 次是有回應的,分別送出後回來的時間是711,750,982,970ms的時間,TTL是51(這個等等再說是什麼東西)
4.的地方是統計,分別是送4次測試封包,回來4個封包,錯誤0個0%錯誤率
5.的也是統計,使用最少的時間和最久的時間,還有平均使用時間

那個TTL,是由本機發出一個數字,跟隨在PING封包上的,以Wondows為例 當你ping時,會把封包的TTL設為128,當封包送到一台路由器,作轉送時,就會把TTL值減1 當TTL=0時,不管那一台機器都不會再幫這個封包轉送了,因為減到底於0,這已經不合乎成本了,轉太多次路徑 當你的封包送到對方的電腦上時,對方收到的PING封包的TTL顯示120,那就代表我的電腦和目標電腦中間有7~8台路由器在作封包的轉送

同樣的,對方也會回應,所以如果走同樣的路徑回應我的話,我收到的封包TTL也會是120 如果以上面為例,看到我的電腦到www.yahoo.com回來變成51,那是不是128-51=77台路由器呢 答案是錯誤的喔,因為不同的作業系統,預設隨ping封包回傳的TTL值是不同的
如果Windows系統,TTL就預設是128開始減
如果是Linux或Unix系統,TTL就是64開始減

所以看TTL的回應值在80~128之間,那大有可能是Windows的系統
如是小於64,那就有可能是Linux或Unix囉 所以這個TTL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 有一些系統是不回應Ping的封包的,所以也就無法得知
也有一些管理員,會特別去修改這個TTL的預設值 (不要小於64都可以,因為以防止TTL=0時被)

so這些資訊看了之後,知道回報的資訊是很多了,我們再整理一下,就可以得到下面的資料
1.由網址知道ip
2.本機和目標主機之間的路由器數量
3.猜測對方的主機系統類型


練習:
你可以PING看看你的區域內的電腦,IP分享器,網路列表機等……看看 反應時間,作業系統

===============================================================
另一進階指令:
tracert
這一指令的內部也是使用ping的原理,使用TTL=0的特性,來給你整理資訊

他會show出你到目標主機之間,所經過的路由器,而且也試著反解成網址給你
而有一些星號的,代表那一台路由器不允許回應ping的封包,所以等到Time Out後,就會顯示*號,就再測下一個了

而反解的部份,如我的圖示2,你可以試著連線到http://www.tfn.net.tw,就知道你和目標主機之間,經過了那一些的電訊公司

除了這樣,你還可以根據下面網址的資料,得知全世界,那一個國家分配到那一段的IP
http://www.blackholes.us/zones/country/

當然了,說了那麼多,會問有沒有圖型介面的軟體,在WINDOWS下當然有啦
NeoTracePro

把以上兩個網路測試最常用的指令,變成圖型介面,易懂易看外,還可以標示出目標主機在地球上那一個位置(參考用,他也是用猜的~),包括中間經過的路由器,還有三種顯示方式,圖型、ICON和列表,會覺得自己是駭客一樣

這顯示方會像tracert的功能


這樣就可以學到,當防毒軟體告知你,有那一個ip攻擊你的時候,就可以查看看,對方是那個國家,那家電訊公司的啦

好工具就如同一把好菜刀,可以作出美味的食物,也可以拿來傷害人,只在於工具在使用者的心是怎麼樣的工具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最近買了一本好書





這一本不錯,有在台北天瓏找到中文版的
網路上也找到原文的電子書
下載
在於支持作者,我還是跑去買了一本
原文書要一千多,在天瓏的中文版,$680,就買了,厚度還是很厚
老闆說這本已經第九刷了

裡面除了解說IO::Socket以外,還說了物件的關係,<>角符號的使用、open()、sysopen()、read()、sysread()、以二進位方式開始檔案的binmode()……

還有很多網路protocol的使用方法
smtp,pop,ftp,imap,nntp,web,telnet……UDP程式設計、Broadcasting、Multicasting

還有用perl寫多執行緒應用程式……

很多很多,這本是一本很好的進階書

原文介紹:

Network Programming with Perl is a comprehensive, example-rich guide to creating network-based applications using the Perl programming language. Among its many capabilities, modern Perl provides a straightforward and powerful interface to TCP/IP, and this book shows you how to leverage these capabilities to create robust, maintainable, and efficient custom client/server applications.

The book quickly moves beyond the basics to focus on high-level,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concepts, tools, and techniques. Readers will find a review of basic networking concepts and Perl fundamentals, including Perl's I/O functions, process model, and object-oriented extensions. In addition, the book examines a collection of the best third-party modules in the Comprehensive Perl Archive Network, including existing network protocols for e-mail, news, and the Web.

The core of the book focuses on methods and alternatives for designing TCP-based client/server systems, and more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specialized applications. Some of the specific topics covered are: The Berkeley Sockets API; The TCP protocol and the IO::Socket API; FTP file-sharing service; The Net::Telnet module for adapting clients to interactive network services; SMTP, including how to create and send e-mails with multimedia attachments; HTTP and the LWP modul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Web servers; Bulletproofing servers; Broadcasting and multicasting; and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with UNIX domain sockets.

Useful, working programs demonstrate ideas and techniques in action, including a real-time chat and messaging system, a program for processing e-mail containing MIME attachments, a program for mirroring an FTP site, and a Web robot.

Network Programming with Perl focuses on TCP/IP rather than just the common Web protocols. Modeled after the critically acclaimed TCP/IP Illustrated by W. Richard Stevens, this book achieves a level of detail far superior to most. It is an essential resource for network administrators and Perl programmers who are creat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免費試用 網路拓撲圖製作工具 EDraw Max

億圖專業流程圖、網路拓撲圖製作工具 EDraw Max

http://tw.edrawsoft.com/images/boxshot.gif

億圖是一款綜合圖示繪製軟體,新穎小巧,功能強大,可以很方便的繪製各種專業的流程圖、組織圖、網路圖、傢俱設計圖、商業圖表等。 它工作在下面的領域:

1 流程圖
2 網路拓撲圖
3 組織結構圖
4 工作流程圖
5 UML,軟體設計
6 商業圖表
7 2D, 3D 圖形
8 計畫 / 報表
9 地圖,方向圖
10 資料庫

http://tw.edrawsoft.com/images/edrawline.gif

家庭網路圖:
http://tw.edrawsoft.com/images/network/WAN%20Diagram_Full.png

網路拓撲圖:

http://tw.edrawsoft.com/images/network/Cisco%20Topology%20Layout_Full.png

思科網路圖:
http://tw.edrawsoft.com/images/network/Internet%20Network_Full.png

幫助您更方便,更快捷的闡述設計思想,創作靈感。在設計時億圖採用全拖曳式操作,結合2000多個常用圖形範本庫和用戶自定義實例庫,最大程度簡化用戶的工作量;讓你在設計時既可以充分利用固有的素材,又可以借鑒他人的作品。

這是一套試用30天的繁體中文版

下載:
http://tw.edrawsoft.com/download/EDrawSetup_HK.exe
http://www.badongo.com/file/5415218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網路543原則說明

網路543原則說明

一般我們在網路上所找到的543原則大約是下面所形容的:

引用:

五四三原則

我們知道網線的傳輸距離都是有限的﹐如果節點之間的距離太遠﹐我們就需要在中間使用增益器(Repeater)來將信號放大後繼續傳輸。如果使用802.3協定的時候﹐有一個原則我們是必需遵守的﹕五四三原則。意思就是網路上最多只能有﹕

* 5
個網段(segment)。所謂segment就在物理連接上最接近的一組電腦﹐在一個BNC網段裡面最多只能接30台電腦﹐且網線總長不能超過185m
* 4
個增益器(repeater)。也就是將信號放大的裝置。
* 3
個電腦群體(population)。這個不好理解﹐也就是說前面所說的5segment之中﹐只能有3個可以裝電腦﹐其它兩個不行。

這個原則看上去就好像這樣﹕


以上轉貼自:網中人

http://www.study-area.org/network/network_archi.htm

其實上面所說到的只是一半的原則,而且只是理論,不適合在現實使用,要看實際網路環境而說的,這個原則是有限制的條件才成立的

我修一下原圖,以下面這個圖說明一下

如圖,有5段網路線,每一段都90公尺,第1段線和第2就由網路設備1(L2以下設備)來串接,因為現在所習慣使用是cat5線材,訊號從頭走到尾,會有訊號減弱的問題,所以在90公尺以後,在訊號還可以辨識前,必須要加上一個設備,重新送出明顯的訊號(不是把訊號放大)在第2網段上,以照IEEE 802.3協定這樣接,我們最多只能接5段的網段,每一段最長為90公尺,為什麼呢?等一下我會說明一下

因為最多只能接5段,五四三的五所以段,與段之間有4個設備保特訊號,五四三的四,其中,只能有三段可以接電腦

為什麼只能接5段?
因為現在所習慣使用是cat5線材,這種線材的是8條銅線所組成的,而且有速度上的限制,我們都知道,封包在傳送時,都會有time out的情況,所以再看回我們的圖,從A電腦要傳到D電腦,中間經過五個網路線段,共5*90公尺=450公尺,也就是說訊號從AD電腦以速度/時間來 說,訊號到D電腦已經快要TIME OUT了,所以如果還有第六段網路線段,如下圖:

訊號從A電腦到E電腦,因為中間線材是CAT5的關係,所以當A電腦的訊號到E電腦時,E電腦是有收到訊號的,E電腦要回應這一封包時,A電腦已經送出的封包沒有回應,認為封包被拋棄了,做成TIME OUT,這才是真正543原則所說的重點

543原則早就被打破了,543原則是適用於802.3也就是10M傳輸速率的HUB
100M HUB
不在適用此限制,他有新的限制,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限制在,
543
原則,是為了碰撞偵測而定下的規則,但是在新全雙工和SWITCH技術下已經能克服碰撞問題。

所以現在的設備,基本上沒有會被543原則限制的情況發生。

如果我們的網路線是使用光纖或更快的網路材料時,543原則根本不能拿出來桌面上講的
因為543原則是在說TIME OUT,也只是理論......

如有錯誤,請互相指導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IPTools,使用ping的教學

IPTools,使用ping的教學動畫,大家看看吧
為了不多重播放,做成聲音重疊,請輸入密碼後觀看
觀看密碼:http://netgames123.blogspot.com/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Spanning tree Protocol

這是我說明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教學動畫,大家看看吧

為了不多重播放,做成聲音重疊,請輸入密碼後觀看
觀看密碼:http://netgames123.blogspot.com/









Google Analytics